中乙联赛在“水中战斗”(比赛场地积水)的新闻引发了广大绿茵迷的热议与争论的,很多人都对中国绿茵赛比赛条件之差,表达了不满。到底是怎么才有了这些问题、又该怎么解决呢?
足球比赛是集体性运动,更是立体性运动。虽然,比赛的只有22个人,可场下的团队支持,合作保障,梯队建设,配套设施,可是一整条完整的细致的业务模式,可以说真的不分高下,每个人都很重要。
很显然,这一点暂时在我们这还是实现不了的。不要说题目问到的中乙联赛了,就算是中甲乃至于中超,比赛地如菜地的情况,也是屡见不鲜的。
还记得几年前的航海体育场么?还记得河南队的魔鬼主场么?为什么这么易守难攻呢?为什么总能在关键时刻阻拦强队呢?当然,就是因为条件差导致的。
那草皮,那环境,那大坑,作为职业队员真的害怕崴个脚受个伤的,太不值了。姑且不说这算不算“盘外招”,总之,条件之差,是真实存在的。
当然,我可不是要批咱们中原队,本赛季河南武汉大战,河南也因对面比赛地情况不合格吃了亏,可以说,是普遍现象。谁也别说谁。
回到开头说的,问题根本还在于比赛场地的经营问题。成绩差导致越来越少人关注赛事,负面新闻多导致赛事实际价值越来越低,招商引资问题就开始频发了。设想下,对于合作伙伴都没了,怎么搞比赛场地的运维呢?
要知道,正如开篇谈到的,比赛地实际场地运维可不是个小活计,必须安排很多专业人员亲力亲为,排水系统/座位系统/检票系统/灯光照明/草皮养护/数据归纳,哪一个都是需要专业团队负责的。缺钱的情况,配上了不就不专业的底子,能好吗?
再加上赞助商纷纷撤出,比赛地的维护资本到底怎么维持是很大的问题。那草皮是生命,是活物。你不好好照看,那自然会枯萎。
足球是项规律性极强且需要专业人士来从事的工作,这一点,我们姑且都没做到;就更不要说与之相联系的下游业务了。没钱不专业再加上营商环境之差,只会在接下来各级别赛事中出现更多菜地。
任重道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