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古
8月28日,武汉三镇俱乐部发布公告,宣布自2023年9月1日起停止对俱乐部投入资金,表明中超“凯泽斯劳滕”神话的破话。公告还给出了非常优惠的转让条件:债务由原投资人承担、100%股份零对价无偿转让、基地无偿使用。简单说,接盘侠可以“拎包入住”。
三镇的倒下其实是有先兆的。上赛季中期,球队成绩出现波动的时候,坊间曾有欠薪传说。本赛季初,卖掉马尔康基本上就印证了这种传说。而本赛季成绩的下滑、与功勋教头佩德罗解约以及足协杯意外出局等,无一不是资金短缺的信号。之所以撑到今天,还表示零转让,用顾姓知名媒体人的话来说,此事绝对不是肉眼所见的那么简单,它表明之前的种种努力未果。
继重庆两江竞技、河北队、武汉长江、广州城之后,武汉三镇成为两年之内第4家倒下的中超俱乐部,令人感慨之余,不禁对中超的生存环境产生某种感慨。
其实,所谓生存环境,说白了就是投资人不玩了。不玩的原因,表面上看当然是因为没钱了。但个人认为,前几家俱乐部之所以无人接手,并非所有曾经想接手的企业都缺钱,比如传说中的广汽。那么,管理部门就应该深刻反思。
很多球迷认为,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改革是最大的原因。
我们所知的五大联赛、欧洲联赛,及至近邻的日本联赛等,基本上(全部?)也都是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。但中超与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,从计划经济、体工大队到职业化,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脱胎换骨,俱乐部还是母公司输血。靠卖门票、卖矿泉水根本无法养活一支球队,甚至养不起一名外援(比如海港的奥斯卡)。
在这种情况下,匆匆忙忙实行名称中性化,这并不是把俱乐部逼上走市场化的道路,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由国企继续出资。所谓换一种方式,其实就是不挂投资企业的名称罢了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国企都能养得起。比如前两年流行的“文旅”,是没有那个财力的。或者说,人家那点钱,得来都是千辛万苦,舍不得花在足球上。这方面,泰山没有成功、嵩山龙门也不得不改名河南队等等。甚至,有传说,如果不是鲁能留下的6个亿,泰山俱乐部去年就可能出现欠薪。
是不是一定得挂投资者的企业名称?这个话题球迷、网友讨论得也比较多,例子也俯拾皆是,但中超似乎又是个例外。比如恒大,现在改名为广州队。如果不是企业体量大(尽管欠薪也多),估计早撒手不干了。我的意思是说,一家年盈利十把二十个亿、几十个亿的企业,如果一点广告效应都没有,至少现阶段没人愿意干。
武汉三镇投资足球这几年,投入应该也有小几十个亿了,这都是人家的真金白银,难道这几十个亿真的就只是因为喜欢足球?到球场看球一样是喜欢,为什么要花几十个亿?再说了,除了石油、化工、烟草、电力之类的央企国企,一般的企业也就二三十年历史,还没有足够强大的资本积累,一年成十个亿的投入,终究也玩不了多久。至于多地方政府拉郎配一般的几家企业“众筹”,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此路行不通。在可以预见的若干年内,明摆着俱乐部都是亏本经营,投资足球只是掏钱的份,而不可能有收益。企业要做公益有很多种方式,并且还不存在受俱乐部负面消息影响的可能。
说得最通俗的话,投资足球有风险,包括企业声誉受损的的可能。而其它公益活动,纯粹就为企业或者说企业家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,这是企业投资中超一大障碍。特别是这两年中国足球的种种弊端,已经令很多“金主”避之唯恐不及。
如何解决这个难题?我认为两点:一是再降薪,本土球员税后500万还是高了,应该减半。具体来说,一家中超俱乐部年支出总额不超过3个亿,人工成本不超70%;二是暂时取中止实行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,重新允许企业冠名。否则,不排除还有俱乐部要退出,说不定本赛季结束之前就会发生。